2025年10月2日,中秋将至,在苏州爱髄缘健康驿站的苏州光彩慈善爱心营养厨房,一场满含“家人般暖意”的爱心活动悄然绽放。本次活动由苏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、苏州市健康研究院、爱维尔(苏州)食品有限公司、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陈霞基金会”)联合主办,为40个从全国各地来苏治疗的血液病家庭,递去了跨越陌生与病痛的“团圆甜意”。
对多数人来说,中秋是“家人围坐、月饼香甜”的寻常幸福;可对这些来苏州求医的血液病家庭而言,这个节日却藏着太多难言之隐——有人辞掉工作全程守着亲人化疗,有人在出租屋里算着下一次治疗的时间,连“和家人视频说句中秋快乐”都要忍着眼泪。他们的思念藏在“家里的桂花开了吗”“老人腌的鸭蛋到哪了”的追问里,而“盼亲人早点好起来”的心愿,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。
这份藏在细节里的不易,早被爱维尔与陈霞基金会记在了心里。“心存感恩,回馈社会”,爱维尔(苏州)食品有限公司把“家人般的惦记”揉进了中秋月饼里——这一口甜,不是简单的点心,是知道他们难、愿意陪他们扛的心意,是“就算不在自家餐桌,也有人为你准备团圆味”的温暖承诺。
而这场“胜似家人”的相聚,更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同心守护。陈霞基金会劝募中心主任、新闻发言人杨龙兵在现场像家人般和大家唠着家常:“知道你们求医路上孤单,我们联合这么多伙伴办这场活动,就是想让你们知道,在苏州,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扛,有一群人把你们当家人一样牵挂。”他的话像暖流,把苏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的统筹、苏州市健康研究院的关怀、爱维尔的甜意,紧紧织成了一张“家人守护网”。
现场的志愿者们,更让这份“家人情”多了青春的温度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刘昕怡、昆山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的邓茗中,还有一位特别的姑娘——小病友的姐姐郑雨婷,本该和家人团圆的他们,却选择来这里当“临时家人”:为刚坐下的家属递杯热饮,听阿姨讲讲家里的事,帮着把月饼一一分到每个人手里。他们的笑容没那么刻意,却像自家弟弟妹妹般亲切,让驿站里的陌生感渐渐消散。
当月饼盒被轻轻打开,厅里的气氛也暖了起来。有位妈妈看着手中的月饼,小声说“孩子要是看到这个,肯定高兴”;一位大叔红着眼眶,说起孩子化疗时还念叨“明年要在家吃月饼”;更多人相互拍着肩膀,像家人般打气:“再熬熬,明年咱们肯定能在家团圆!”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,可每句话里的牵挂与期盼,都比任何语言更动人。
这个中秋,这些血液病家庭或许没能和远方的亲人相守,却收获了另一群“家人”的陪伴——爱维尔的月饼甜在嘴里,陈霞基金会与各方的关怀暖在心里,志愿者的陪伴像一束光,照亮了求医的路。愿这份“不是家人胜家人”的善意,能化作对抗病魔的力量,护着每一位患者闯过难关;更盼明年此刻,他们都能如愿围在自家的餐桌旁,就着月光咬下一口月饼,圆一场迟到却满心欢喜的团圆。